地下水水質自動監測解決(jue) 方案
方案背景
2019年3月生態環境部牽頭發布發布了《關(guan) 於(yu) 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環土壤[2019]25號),要求完善地下水環境監測網。2020年年底前,銜接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整合建設項目環評要求設置的地下水汙染跟蹤監測井、地下水型飲用水源開采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監測井、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監測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要求的汙染源地下水水質監測井等,加強現有地下水環境監測井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完善地下水監測數據報送製度。2025年年底前,構建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網,按照國家和行業(ye) 相關(guan) 監測、評價(jia) 技術規範,開展地下水環境監測。
2017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第四十條:化學品生產(chan) 企業(ye) 以及工業(ye) 集聚區、礦山開采區、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的運營、管理單位,應當采取防滲漏等措施,並建設地下水水質監測井進行監測,防止地下水汙染。
方案概述
地下水水質自動監測係統以在線自動分析儀(yi) 器為(wei) 核心,運用現代傳(chuan) 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製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相關(guan) 的專(zhuan) 用分析軟件和通信網絡組成的綜合性在線自動監測係統。監測數據實時上傳(chuan) 至水質自動監測實時聯網預警監控係統。可實現對水質多項指標的實時自動監測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汙染源水質狀況,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方案構成
地下水水質自動監測係統所采用投入式、免試劑多參數水質分析儀(yi) ,儀(yi) 器通過地下水監測井懸吊於(yu) 待監測水層中,對地下水體(ti) 實施現場原位連續自動監測。采用太陽能供電方式,通過無線通訊技術實現地下水監測係統與(yu) 中心監控平台之間的數據傳(chuan) 輸和遠程控製。
係統由供電係統,數據采集傳(chuan) 輸單元、水位計、多參數水質分析儀(yi) 、地下水監測信息管理平台等組成。
解決(jue)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