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 000967
科學儀器

SCIENTIFIC INSTRUMENT

智能汙水管網在線監測解決方案


方案背景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強調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2020年要確保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2020年的工作重點內容包括加強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製度,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係等。
當前正處於汙染防治“三期疊加”的重要階段,要實現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的目標,需要加大力度破解重汙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係統防範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係的指導意見》“(十七)強化監測能力建設。加快構建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環境質量、汙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實行“誰考核、誰監測”,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係,全麵提高監測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推動實現環境質量預報預警,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推進信息化建設,形成生態環境數據一本台賬、一張網絡、一個窗口。加大監測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力度,推動監測裝備精準、快速、便攜化發展。”

方案概述
智能汙水管網水質自動監測係統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運用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製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相關的專用分析軟件和通信網絡組成的綜合性在線自動監測係統。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水質自動監測實時聯網預警監控係統。可實現對水質多項指標的實時自動監測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汙染源水質狀況,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方案構成
智能汙水在線管網監測係統主要由排口水質在線監測係統、管網水質在線監測係統、泵站水質在線監測係統、汙染防控監測平台和調度指揮中心組成。實現對汙水源頭、管網和泵站水質等監測信息的采集、融合、應用,構架點、線、麵一體化智能汙水在線管網監測網絡,實現轄區內汙水管網監管和汙染防控。

解決思路